笔趣阁 - 其他小说 - 锦衣风流(珍藏修改版未删减全本)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967

分卷阅读967

    宋楠笑道:“怎么?诸位东家对我宋府开发的房产不满意么?价格不满意还是对房产不满意?”

    徽商的赵会长咳嗽一声道:“侯爷是直爽之人,我等也不绕弯子,我等商贾哪有不愿意来京城开辟产业的,京城乃是大明最为繁华之地,能在这里经商置产,是件极好的事情。白纸坊的铺子和房产我等也是看在眼里,大伙儿都恨不得据为己有。”

    宋楠微笑道:“那为何你们好像是有所顾忌的样子?”

    赵会长拱手道:“我们私下里也交流过,价格什么的都不是问题,本来担心京城中的商会排挤,但既有国公爷和宋侯爷出面出任白纸坊的会长,我等倒也不怕别人找麻烦。我等只有一件事要解决,如果侯爷能解决这件事,我赵某人愿意购买三套铺面外加一套宅第。”

    “对,我等也一定购买铺子,谁还不愿意来京城做生意么?做梦都想呢。”众商贾七嘴八舌的道。

    宋楠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,微笑问道:“什么样的事情需要我来解决?倒说说看?”

    赵会长道:“侯爷当知,大明商贾受黄册所限,不可在外常驻经营;近些年虽有所松动,但三年不反原籍,当地官府便以流民逃民为由发布追缉,我等商贾便必须要返回原籍,搞不好还要吃官司;若是在别处州府还好,官府之间还可开具证明身份的公文,也免了被视作流民逃民之事,但这里是京城之地,天子脚下,我等均担心买了侯爷的铺子,却是无法经营的。”

    宋楠皱眉道:“什么意思?我怎地没听懂你的话?黄册是什么?”

    一众商贾愕然以对,侯爷居然不知黄册为何物,还是故意在装糊涂?

    朱凤桐也很惊讶,她在宋楠耳边轻声解释了几句,宋楠一下子明白过来,这所谓的黄册便是后世所称的户口本,大明朝是个高压的朝代,百姓出县域以上的地界都需要官府出具路条,注明身份籍贯从何处出发目的何处,需多少时日等等,太祖朝起便以里甲制度将百姓捆绑起来,成立村民小组,每年检视一次,以这种小型单位为主体来进行纳税服徭役等事务,如果有人脱籍而出,一年便可知晓,脱籍之人便将被视为流民或者逃民,朝廷会动用武力抓获这些人遣返原籍。

    而作为大明朝的商贾,和务农的百姓一样统为民籍,也被编为里甲之列,只不过处于对行商的便利,给予三年的期限,每三年必须回原籍居住,否则同样被视为流民或者逃民,同样要受到惩罚。

    宋楠有些头皮发麻,说实话他还从没考虑到这一点,若真是如此的话,谁还来买自己的铺子和房子?谁花大价钱在原籍之外置办产业,岂不是白痴么?商贾们焉肯做这种亏本的买卖。

    那么问题来了,这些商贾只可能是租赁商铺这宅第,而绝不肯买下来了,自己难道要当个吃租金的包租公么?

    第一卷蔚州雪第六百章不破不立

    宋楠忽然明白了一个曾经想过多次的问题,明明大明朝土地珍贵,人多地少,为何百姓们还死活拘泥于耕种土地,而不去想办法行商致富,恐怕原因之一就是这种严格的地域户籍制度限制了他们的自由,让外出自由经商困难重重。

    本朝有名的商帮都是拘于本地,,严重限制了商家的规模和影响;话句话说,即便有的巨商大贾累积了巨额的财富,这些金银财宝也很少用于它途,除了在原籍置办产业之外,,带动经济,让整个大明朝随之受益。

    众商人们提出的问题宋楠无法解答,宋楠只得款待了他们之后送他们出府,宋楠明白,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,那么这白纸坊的房产开发将会一败涂地,自己和朱凤桐的几百万两银子将血本无归。

    客人走了之后,朱凤桐静静看着宋楠道:“此事我原该提醒你的,只是我以为你必是有了对策,所以才没说出来;你也不必着急,也许会有解决的办法;商帮东家们三日后才离去,在此之前看看有没有转机。即便是无法解决,也不过是亏了银子罢了,就当买个教训。”

    宋楠摇头道:“那可不成,我岂能让那些家伙们看笑话,他们禁止本地商贾买我的商铺,不就是为了看到我限于窘境么?再说此事看似只关系我的利益,但其实对整个大明的商贾都是一种限制,本来我对朝廷政务不愿多掺合,但这一次我须得进宫去跟皇上谈一谈此事。”

    朱凤桐道:“你打算怎么办?”

    宋楠沉声道:“打破这种不合理的规矩,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。”

    朱凤桐惊讶的道:“这怎么可能办到?”

    宋楠微微一笑道:“你莫担心,事在人为,麻烦你去挽留东家们几日,带他们去游玩北京城,其他的事情交给我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正月十四早朝之上,昏昏欲睡的正德眯着眼听着一项项奏议似睡非睡,皇上精神不佳,殿中不少大臣也是站着打瞌睡,年假之后的早朝大多是这个情形,大家过了个脑满肠肥的新年,都倦怠了不少,再加上明日又是上元节,更是心不在焉。

    从正月初七日开始,连续数日的朝会内容都是内外廷各衙门各部的工作总结,这几乎是正德朝的惯例,年后到上元节的这几日朝会就像是去年的工作报告,所以这几日的朝会既无趣又冗长,让人提不起精神来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六部官员都奏议完毕,不少事不关己的官员也已经小寐了一觉,就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