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贵女天娇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69

分卷阅读69

    的都是书生学子,想必个个都要脸面,不然闹出丑事,来年的科举可就无望了。”

刘拂哭笑不得,这时候后悔显然迟了。

赵幼苓知道他的担心,手里折扇一转,敲上他的肩头:“表哥,你这前怕老虎后怕狼的,可是要耽误了去诗会的功夫。再者,我大大方方的出现在人前,不做女儿姿态,又有几人能认出我是女儿家?”

汴都山清水秀,自然滋养了无数美人。

这美人,说的不光是女人,更有儿郎。那些貌若潘安的俊秀郎君少年时,谁人不是曾被误认作小娘子。即便是长大些,也仍旧不时闹出这般笑话。

赵幼苓一身男装,又落落大方,自然会被人认作模样清秀俊逸的少年郎。

就算被认出是女儿身,都是前途未明的学子,谁又敢闹出什么事来。

诗会开在汴都东城的一处庄园内。传闻这个庄园最早是前朝汴都出身的皇商为爱妻所建,因着妻子爱花,庄园四处种植花木,一年四季,花开不断。因此得名“满芳园”。

等到前朝覆灭,庄园就落到了后来的主人手中。如今已经历经了四任主人,仍旧还和从前一样,年年岁岁,满园芬芳。

今年的诗会是由汴都知府之子主办,受邀的都是汴都城中颇有才名的士子。他又让人城中寻觅一些看着才学不错的学子,一并邀请了过来。

这样的诗会,一来是放松来年赴考的学子们的心情,二来其实也是在互增有无。有了交情,日后入仕多少都会有些助力。

等马车到了满芳园,距离诗会约定的时间,还有宽裕。

知府姓高,主办诗会的是三子和四子。虽说出身不低,兄弟俩却丝毫不倨傲无礼,便是迎客也亲自在园外等着。见马车在门前停下,其中一人便端起笑脸迎了上来。

“高兄。”刘拂先下马车,想要扶赵幼苓时,人已经自己扶着车框一跃而下,掸了掸衣袍,对着高四郎拱手问好。

刘拂哭笑不得,忙拱手道:“高兄许久不见,这是家里的表弟,我带他过来看一看凑凑热闹,还望高兄不要见怪。”他说完,有模有样地同赵幼苓介绍了一下面前的青年,丝毫不像方才在马车上已经仔细说过一遍的样子。

高贺行四,已经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性情又素来跳脱,如今见了比自己明显还小上几岁,生得眉清目秀的赵幼苓,越发笑得灿烂,伸手就去拍她的肩膀,还冲着刘拂眨了眨眼。

“我还当是刘兄你突然开了窍,带了哪家青楼的小娘子女扮男装过来,竟然真是表弟不成。”

刘拂吓了一跳。高贺的话并没恶意,只是太过轻浮。

他下意识看赵幼苓,后者又是无奈又是好笑,唯独没有恼怒。

“高兄一大早是饮酒了不成,怎么尽说胡话?”刘拂把赵幼苓往身边一带,笑道,“高兄是不是背着家里人又偷喝了什么好酒?”

刘拂是在酒楼认识的高贺,自然知晓他贪杯,时常闻着酒香就开始醉。

高贺的那些兄长没少跟知府老爹一起抽他,可高贺怎么也改不了,明面上喝不成就背地里喝。

他刚才随口说的话,拿喝醉了解释,倒也给了人一个台阶下。

高贺随即回过神来,尴尬一笑,这才带着人要往园里走。

赵幼苓倒是不恼,跟上人就往台阶上走。

满芳园门前有三道台阶,她才不过踩上第一道,便听见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。

身旁高贺闻声回头,当即惊呼:“为安兄!”

第48章

“为安兄!”高贺迎上前去。

骑着高头大马过来的青年在人前勒住马,微微颔首:“高四弟竟来得这么早?”

高贺乖乖应答:“今日诗会由我们兄弟俩主办,不好叫人久等。”

诗会办的是名声,往年主办的世家子弟,无一不是让管事打理,他们兄弟俩要是一样把事情撂下让管事做,于名声上,就和从前那些人没甚区别。倒不是起的早一些,亲自迎接,更显真诚。

青年点点头,自马背上打量方才高贺迎接的两人:“刘兄,胥小郎,那日一别,再见不知可适应了江南气候?”

刘拂低声回应,下意识看了眼赵幼苓。

赵幼苓本已经站上台阶,听到背后青年说话的声音,无奈缓缓转身:“世子。”

赵臻看着她稚嫩的面孔,微微养得圆润起来的脸颊,和被眼帘遮挡却依旧能叫人看出三分清澈水灵的眼眸,忍不住翻身下马,走到人前。

他近日总没来由地想起十一娘。

父王虽好女色,但对几个庶出的子女一贯没有太多耐心。反而是身为嫡母的母妃,无论是父王的宠妾还是只宠幸过一次便忘在脑后的侍女,只要是父王所出,母妃都尽心尽力地庇佑。

十一娘是什么模样,赵臻已经记不起来了。只记得她的生母是个出身不高的舞姬。容貌自然是上乘,不然也不会被父王从教坊司看中。

那个女人在有身孕之前,就一直是韶王府的后院里最安静的一个。父王对她的宠爱似乎随着离开教坊司,就随之淡去了,鲜少会去她的房里。就连后来被发现有了身孕,到十一娘的出身,她都始终待在后院角落里,靠着母妃的怜悯活着。

赵臻曾在母妃身边意外见过那个女人,抱着小小一团,还不会说话的十一娘。之后几年,也曾陆续见过十一娘。

会爬,会走,会跑,会笑,会哭,会听话,却偏偏不会闹的十一娘。

胥九辞的这个女儿……

像极了那个女人。

如果十一娘还活着,是不是也差不多该是这副容貌?

她还那样小……他的那些弟弟meimei都还那样小,如果韶王府当年没有出事,他们都该多大了?

赵臻看着赵幼苓,半天不说话,高贺走近几步,试探着轻声喊他:“为安兄?世子?”

赵臻眼帘微抬:“在外不必唤我世子。”

这话是对赵幼苓说的。赵幼苓应下,双手一拱:“赵兄。”

因门口还有其他学子要迎,高贺在将赵臻和刘拂迎进满芳园后,便赶忙回到门口继续迎客。

汴都鲜少下雪,高氏兄弟难得办一次诗会,还没等人来齐,天上竟意外开始飘起小雪来。先到的学子们聚在亭子处,一边高声阔谈,一边赏花看雪。

赵幼苓跟着刘拂,才知道他如今的确在外结识了不少人。还没进亭子,便有人远远地招呼了一声。

落座后不多时,就有人奉上热茶。

刘拂在赵臻面前略有些畏缩,但到了亭子里与人说话时,神情自若,丝毫不见胆怯。

有相熟的学子指了赵幼苓询问,刘拂便解释说是带表弟来开开眼界。学子们见赵幼苓年纪小,容貌又生得清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