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31
法了,等一会我去写信,邮寄到连秋花在的村子,让她拿钱,否则就告她,故意伤人。”青义不解,“要啥钱,直接告她不就好了,让她进去。”沫沫敲了弟弟的额头,“现在法律不健全,你说告就告,你又没第一时间抓到她,何况现在的公安如同虚设,谁管你!我的目的是让连秋花拿钱,让她不仅梦碎了,还能让她rou疼到骨子里。”青仁,“姐,咱们要多少好?”“两百!”青义,“不是我瞧不起连秋花和孙华,他们能有一百就不错了。”沫沫,“笨,写欠条,有了欠条,他们敢上门,就让他们还钱,你看他们还敢不敢来?”青义咽了下口水,“以后我得罪谁,都不待得罪你。”沫沫哼了哼,“知道就好,你要是不听话,我有都是办法对付你。”第二日沫沫打听到了孙华所在的村子,是小勾村,沫沫并没有去找邱家帮忙,反而为孙华写了一封表扬信,沫沫为了不让人发现,不仅匿名写的,还用左手写的字。这封信夸赞孙华是个好同志,愿意为了教育扎根农村,需要表彰,沫沫写好信确认没问题,将信送到了教育办。全面停课后,教育办人人自危,上面可是传来了消息,分出一些老师扎根农村,讲真,城里在苦再乱,也没有人愿意下乡。沫沫这封信来的及时,那个领导家没有亲戚,孙华一没背景,二没人的,自然就替人顶了缸,要不孙华都发配两年了,没人提醒,丫根想不起有孙华这么一个人。事隔几天,孙华的表彰就下来了,还特意贴了大字报,一顿夸孙华,好同志,思想积极,要向孙华学习,中心思想就是,孙华扎根农村了。双胞胎看到,更怕jiejie了,借刀杀人滴血不沾身啊!连国忠知道闺女干了什么后,逮到田晴,就跟田晴嘀咕,“这丫头的脑子是怎么长的,她要是个小子,可不得了。”田晴竖着两个巴掌,“你讲了十遍了。”连国忠叹气,“不只我可惜,邱老爷子也可惜,夸咱闺女拿捏时机准,处理的干净利落,这心思,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”田晴不服气,“闺女怎么了,我闺女一样不比小子差。”连国忠,“说你见识短,你还跟我急眼,我跟你说,不管是什么时代,对女人都是苛刻的,女人要想成功,付出的要比男人多出更多。”田晴一想还真是,“女人的确累,上要孝敬公婆,下要照顾子女,内要照顾家里,外要工作赚钱,的确辛苦啊!”连国忠咋感觉妻子在说自己呢,聪明的没接话,“那个,我出去抽根烟。”田晴揪着连国忠的衣服,“抽什么抽,家里有孩子不知道?”连国忠岔岔的收回了烟,田晴哼了一声,“你真该向朝阳学学,你瞧瞧,哪次来都帮闺女干活,现在还学会了做饭,别说还真不错。再看看你,跟个大爷似的,嫁给你这么多年,我就没见你刷过一次碗。”连国忠心里骂着庄朝阳,面上冷哼,“他那是装的,就是为了献殷勤。”田晴白了连国忠一眼,“真假我还分不出来?我这么大岁数还不白活了?”连国忠还要反驳,孩子哭了,田晴忙起身回屋子。沫沫这时下班回家,手里扬着电报,“爸,大哥的电报。”第一百三十八章大事情连国忠,“快拿来给我看看。”沫沫递了过去,连国忠一看,“终于毕业了,过几天就回来了。”“大哥也真是的,电报上怎么不写他分配到哪里呢?”“等你哥回来就知道了,电报是不允许出现部队编号的。”沫沫还真不知道,看着屋里问,“孩子醒了没?醒了我去看看孩子。”“醒了。”沫沫进屋时,小家伙已经喝完了奶,正打着奶嗝,赵慧,“沫沫回来了。”“恩,怎么样,小家伙今天听话不?”赵慧点头,“听话,只有饿了才会哭两声,别的时候想听他哭都难。”沫沫亲了下孩子的小脸,“我大侄子真好带。”小家伙不打奶嗝了,田晴放下孙子,“我去做饭,你帮着看一会。”“恩。”赵慧问,“我刚才听到你哥来电报了?”“瞧我,光看孩子,忘了跟你说,大哥毕业了,过几天就回家了。”赵慧有半年没看到丈夫了,听丈夫要回来了,激动的坐直了身子,“真的?”“电报都发来了,还能有假?大哥是真的要回来了。而且这次军校毕业分配,是一定会升级别的,升了一级,大哥就够级别分配房子了,到时候嫂子就可以随军了,不用再和大哥分开。”赵慧自从怀孕六个月,就辞了工作,不仅是身子笨重,还有就是为了随军做准备。“这个我知道,你哥跟我说了,要不我也不会辞职。”沫沫偷笑,“大哥,这是想走哪都带着你啊!”赵慧反击着沫沫,“你还好意思说我,你家庄朝阳才是吧,我看他的劲头,恨不得把你揣兜里。”沫沫眼角微挑,“行啊,现在都能调侃我了,这两年的本事没少长。”“是你这个师傅带的好。”沫沫,“我这是教会了徒弟,怼死师傅。”钱依依这时进来,“你们在说什么呢?这么高兴?”赵慧把刚才的事讲了一遍,钱依依幸灾乐祸的,“该,连沫沫,你也有今天。”沫沫一脸受伤,“好啊,你们两个是一伙的。”钱依依笑着,“当然,我们一直是一伙的。”赵慧自从当了妈,心思特别的细,感觉钱依依的笑容有些僵硬,“怎么了,出什么事了?”钱依依坐在炕边上,“没啥事,就是让沫沫说准了,通知下乡的事,让我去街道填表格。”赵慧惊讶了,“这么快?”钱依依,“是啊,没想到会这么快,说是填完表格,一个星期后动身。”沫沫这段时间太忙,没注意日子,一看日历,号召下乡的文章,已经发表了。这次上山下乡不像五十年代,是组织建设兵团,分配到偏远荒芜地方去建设,而是为了分流人口,控制有些乱的局势。六十年代城市的经济发展缓慢,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,学校又全面停课,上千万的学生滞留在家里,给城市带来了太大的压力。所以才会号召上山下乡,扎根农村,为社会做贡献,也是今年,上山下乡进入了高潮期,大批的学生被送往农村。这次上山下乡不仅为城市减少了压力,也让城市更安定了许多,因为红卫兵可都是学生,他们走了,许多人高兴坏了,就差敲锣打鼓放鞭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