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753

分卷阅读1753

    ”

丁四奶奶又想了半日:“今儿你与你们姨娘怎么出的门,路上她跟你说了什么,你再从头说一遍我听。”

丫鬟答应着,从头说起。待听到白兰听说那荒芜的客院里有人烧纸,丁四奶奶忙问:“此事我怎么没听说?”

丫鬟道:“奴才也不曾听说。想是那个小粉头不知从哪儿听来的。”丁四奶奶心跳如雷,立时喊了个人过去查看。

不多时,那媳妇子回来道:“院子里委实有一堆纸灰和不曾化尽的遗纸。偏那大枫树下还有一个洞,洞里头另埋了些纸灰,洞旁撂着一把铲子。”说着她捧出一枚耳坠子,“奴才寻到了这个。”

丁四奶奶看了看,乃是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白玉镶金坠子。她思忖片刻道:“我仿佛看见谁戴着这么个东西,只记不起来。”

媳妇子道:“这玉瞧着水头倒好,寻常下人未必买得起,大约是哪位太太奶奶姑娘赏的。”

丁四奶奶又看了会子:“怪了。我委实见过的。罢了,你拿出去寻人认认是谁的。”媳妇子应声便走。丁四奶奶喊道,“回来!”媳妇子赶忙回来。“还是拿去给大奶奶瞧吧。”她道,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。这些事儿本是大嫂子的,难不成我还越俎代庖么?连那纸灰之事也一并告诉她。”媳妇子领命而去。

一时那女人回来了,道:“大奶奶说多谢四奶奶,她已领着人查去了。”

到了下午,丁大奶奶领着两个要紧的媳妇子来访四奶奶。四奶奶忙站起来相迎。大奶奶将旁人悉数打发出去,低声道:“四弟妹,你是打哪儿听说那院子有人烧纸的?”

四奶奶道:“是我们院子里白姨娘听她那小丫头说的、她又随口说与旁的丫头,后传到我耳边了。可有不妥?”

大奶奶皱眉:“倒也不知。那院子……三房大姑娘临出嫁时下了重咒。耳坠子已查出来了,就是昨日忽然不见人的关婆子的。”四奶奶吸了口气。大奶奶看了她几眼,“还有一件事。”

“大嫂请讲。”

“那耳坠子……关婆子告诉与她交好的两个婆子,说是你四弟妹你赏的。”

四奶奶大惊:“我何尝赏过那耳坠子!我也从不曾有过那般款式的耳坠子。”

大奶奶道:“我便是觉得此事可疑,方来寻你核对核对。若不是你给的,显见关婆子在扯谎。些许小事,她扯谎作甚。”

四奶奶思忖良久,忽然道:“我想起来那个关婆子是谁了!”

原来,白兰刚进府那阵子,四奶奶心里颇不痛快,抱怨她丈夫将粉头拐到家里来。有一日,她去给太太请安。才出院门便见一个婆子抱着笤帚仰头看树叶。跟着的一个丫鬟便说:“大娘,你瞧它作甚?”

那婆子道:“我瞧它究竟有多少叶子,盘算何时能掉光。那会子便是光秃秃的树干子了。”

丫鬟好笑道:“这有什么好瞧的。凭它有多少,到了冬天总得掉干净。”

婆子也笑道:“可不是?早晚掉干净,早晚得让我老婆子扫干净。且让它在高枝子上再得意会子,最多三个月到头了。”

四奶奶心念一动,想起白兰来。她想着,那粉头便如这树上的叶子,早晚掉干净。我且等等,看她有多少手段,先悉数使出来。心情一好,她便赏了这婆子一副耳坠子。然不是白玉镶金的这副。且当日这关婆子耳朵上戴的正是这副。

四奶奶身边一个丫鬟道:“奴才当时就在屋里伺候呢。赏她的那耳坠子,奶奶顺手赏了奴才一副。”

大奶奶道:“你去取一只来我瞧。”

那丫鬟忙跑回她自己屋里取了来,是个米粒大小的青玉屑坠子。四奶奶点头道:“便是这种。”

大奶奶伸出手掌心,将两只坠子放到一处。丫鬟道:“这也差太多了。”

大奶奶笑问:“你瞧着,差最多的是什么?”

丫鬟道:“全然不一样。”

大奶奶道:“价钱差最多。她这个比你这个可值钱多了。”

四奶奶道:“若是别的主子赏的,她为何说是我赏的?若不是主子赏的,她一个扫地婆子,是从哪儿弄来这么贵的耳环?”

两位奶奶正商议着,外头有人来报:“李财家的来了,说有要紧事回大奶奶。”

大奶奶忙向四奶奶道:“我告诉她,但有了耳坠子的信儿立时回我。”遂命喊她进来。

那管事娘子便回道:“三太太身边的人认出来了,这耳坠子本是三太太的。早几个月有一日,三太太独自去花园子里逛,回来时便没了这耳坠子。下人问起来,她说是赏人了。”她迟疑片刻,微微低声道,“那丫头说,关婆子时常去给三太太请安。大前天还与三太太在屋中说了许久的话。她走后奴才们进去瞧,三太太眼睛都哭肿了。”

两位奶奶纳罕道:“三太太哭什么?若是因为他们大姑娘的缘故,也这些日子了。”大奶奶问道,“可是三房的大姑娘没给三太太来信?”

那李财家的道:“听说是有日子没来了。”

大奶奶道:“打发人去家庙问问。她母亲只她这一个女儿。纵然出了家,也该时常来信宽慰才是。”有人答应着去了。

大奶奶想了想:“我看看三太太去。”

四奶奶道:“我同大嫂一道去。”

二人遂携手来到三太太院中。只见一个俏生生的小丫鬟迎了出来,满面含笑。大奶奶问道:“你们太太身上可好?”

小丫鬟笑道:“原本这几日都不好的,方才忽然好了。”

“怎么好了?”

“大姑娘来信了。”

正文第902章

丁家长房二位奶奶去探望三房太太之时,长安街头一家卖字画的铺子里头,小伙计正挂出一幅金刚经。有位看客便问道:“这字儿不全吧。”

伙计道:“听说共有五幅,偏我们东家只得了这一幅,乃是第二幅。这个本是早先京里头一位大户人家小姐的笔墨。先义忠亲王坏了事,牵连这位小姐父兄下狱,阖府抄家。这位小姐也被抓去牢里关着。后朝廷下旨将她们家女眷官卖,这小姐恐怕被卖去什么不干净的地方,就吞了金戒指自尽保全清白。”

看客点头道:“原来如此,倒是令人唏嘘。”乃仰头看了半日。

过一时又有旁的客人进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