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482
书迷正在阅读:玩心、顾太太养成记(甜宠)、《新神榜∶杨戬》同人文、末潮失孤(1v1,姐弟,骨科)、欲语迟【1v1 GL】、溺娇[兄妹H]、世子每天都在被偷家(NPH)、转生成为rou文女主的女儿后(nph)、创死世界(待改名)、游戏、更新、死亡(病娇、1v1)
爽,这种感觉,当真是无比的舒爽。敲定迁都一事,户部上奏京城赈灾。夏元吉表示,户部不差钱,就是差点粮食。交趾运来的粮食,部分补充给了边军,又分出一批运往征讨朝鲜大军,眼瞅着陛下又要北巡,随时可能征沙漠,粮食当真不够用。原本,这事和孟清和没多大干系,偏偏夏司徒一边表示粮食不够,一边瞄向孟清和。一眼接一眼,想说是错觉都不可能。孟清和无语,户部没粮,看他作甚?夏司徒表示,以兴宁伯的聪明才智,会不晓得他是什么意思?刚刚他可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兴宁伯的,礼尚往来,总该有点表示。孟清和转开视线,他没看到,什么都没看到!夏司徒毫不气馁,继续瞄。几分钟过去,孟伯爷终于撑不住了,不能自己出面,干脆凑到张辅耳边,低声道:“张兄,能否帮小弟一个忙?”被兴宁伯叫哥,张辅受宠若惊。定国公似有觉,转头,冷眸扫过,新城侯喜色尽褪,只余惊吓。孟清和也没办法,谁让国公爷距离较远,不具备扔牌子的条件,只能就近请张辅帮忙、“侯爷,是这样……”简短说明,张辅意动,顶着巨大的压力,出列,高声道:“启禀陛下,臣愿捐粮五十石,做赈灾之用。”五十石,对比张辅的俸禄,委实不多。但有他起头,陆续有朝臣品出味道,接连表示愿意捐粮。百石不多,十石不少,一石也是心意。一斗……这太少了点。朱高燧很大方,直接喊出两百石。朱高煦更大方,两百五十石。兄弟俩都是有钱人,抛出外快,每年的禄米就有一万石。相比之下,几百石粮食,绝对的毛毛雨。朱棣抚须点头,儿子没落老子面子,很好!孟清和默默垂首,两百不够,三百也好,怎么偏偏就出了二百五这个神奇数字?锦衣卫北镇抚司内,杨铎身着大红锦衣,腰佩鸾带,正在翻阅公文。纪纲大步走到堂外,表情中透出控制不住的喜色。“卑下纪纲,求见指挥!”“进来。“待纪纲走进堂内,行礼起身,杨铎抬起头,见他满脸喜色,奇怪问道:“何事?”纪纲压低了声音,将早朝上发生的事,巨细靡遗报知杨铎。“亏得兴宁伯,不然弟兄们都要惹上麻烦。”兴宁伯?杨铎敛眸,嘴角勾起一丝笑纹。锦袍映衬下,竟带着一抹-艳-色。“纪同知。”“卑下在。”“顺天带回来的人,不必再留着了。前往贵州的人,也该动身了。”语调没多大起伏,笑容仍挂在嘴角。六月天中,纪纲却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。☆、第206章永乐六年七月,由太监郑和担任正使,王景弘侯显分任副使的大明船队,自太仓刘家港出发,二下西洋。比起之前两次出航,船队规模扩大近一倍。以一百余艘宝船为中心,战船护卫在侧,马船,粮船及商船等紧随其后。船队成员包括官兵,水手,采办,通译,工匠,医士等三万余人。起航之时,巨帆升起,碧波万顷中,浩浩荡荡的船队乘风破浪,驶向前方。此次出航,郑和王景弘肩负寻找海外大陆的重任,从太医院讨来的弯腰,足有半箱。侯显奉命送西洋朝贡使团归国,为防万一,也去了几趟太医院。偶然遇到来取药的郑和两人,都是脸色煞白,心知彼此遭遇,刹那间友谊升华。郑和船队初下西洋,不只带回了宝石香料,珊瑚珍珠,珍禽异兽,紫檀沉香,还有成船的朝贡使臣,部分还是由国王带队,来到大明,住进南京会同馆,一住就是几个月。期间,这些西洋使臣捧着香料黄金,大批购买精美的丝绸瓷器。短短数月,南京的瓷器和布匹市场异常繁荣。使臣们对茶叶同样很感兴趣。鉴于茶叶,盐巴,铁器都是朝廷专管,并自永乐三年起,实行对外限购政策,没有大明户籍,想要大批量的购买以上三种产品,纯属白日做梦。由此,众人也只能望茶兴叹。饶是如此,大明的强盛繁荣,仍让这些外来者大开眼界,无比震撼。亲自带队到大明朝贡的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,不幸在会同馆病逝,留下遗言,不是王位传给哪个儿子,也不是身后财产如何分配,而是请求大明皇帝许可,去世后能够葬在大明。永乐帝实现了浡泥国王的遗愿,以亲王礼安葬了麻那惹加那乃,让他永远的留在了大明。同麻那惹加那乃一同到大明朝贡的王妃,子女和随员,有数十人留在了南京。王子蒙恩入国子监学习,王妃和随员在南京城南定居,为麻那惹加那乃守灵。孟清和对浡泥国并不熟悉,会同馆里发生的事,多是听旁人转述。国公府和伯府亲卫都是不错的消息渠道。但论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,锦衣卫始终遥遥领先,独占鳌头。浡泥国王下葬时,郑和奉命出宫,向浡泥国使团传达天子圣意,并封赏国王遗孀和子女。翌日,麻那惹加那乃的长子和次子联名上疏,称仰慕大明文化,请求留在大明,入国子监学习。请求自然得到许可,朱棣亲自召见了两位王子,对他二人大加表扬。消息传出,孟清和摸着下巴,仔细琢磨,最终得出结论,未来某一天,两位王子归国继承王位,大明在浡泥国设置宣慰使司的日子,也就不远了。对日理万机的永乐帝而言,浡泥国王的死,只能算作一个小-插-曲。征讨中的朝鲜,预期出兵的鞑靼,北巡,迁都,修建长陵,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精力。朝廷船队按照预定日期出航,郑和三人前往刘家港,朱棣无法亲自前往,干脆抓了儿子当壮丁。爹有事,儿子服其劳。朱高煦没法反抗老爹,只得顶着火-辣-辣的太阳,穿一身亲王衮冕,在鼓声和号角声中登上高台,汗流浃背,仍坚持严肃状。朱高燧借口老爹是给皇兄下达敕令,他是顺带,坚决不上高台。见朱高煦瞪眼,干脆拉上请旨出京的孟清和,讨论出航的船只是否安排妥当,带回来的货物该如何分派。孟清和无语。该安排的早安排好了,现在讨论,不嫌借口太-烂-了点?“殿下,您真不上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