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将军夫人要和离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51

分卷阅读51

    她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写了有五千字,才将将写到穷书生和富家小姐初相见,反正下晌也无事,她准备下午再写五千,待明日后日再写一些,凑足三万字再让人眷抄了摆在书铺子里卖。

杜洛滢根本不需要让丫鬟、小厮去京城里找书铺子投稿,她自己的嫁妆里就有一家书铺子,这是杜夫人上京后给她置办的,虽然姑苏城也有铺子,但毕竟离京城太远,是以杜夫人大手笔的在京城也给她置办了几间。

这间书铺子是在外城处,地段不甚偏也不甚好,总体来说就是一般,比之京中那些很红火的书铺子,这间名为“澄相堂”的书铺生意只能说是一般。

她写好三万字后,先拿给青芜和青柳两个丫鬟看,她毕竟不是本地土著,也怕写的内容不符合大梁人的口味,但没想到青芜和青柳看了却都喜欢的不得了,每日里催着她让她继续朝下写。

青芜和青柳从少时起就跟着杜洛滢,而杜洛滢又爱看话本子,是以二人也是看过一些的,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不对劲的,但现下拿过来与姑娘写的一比,她们就觉得之前看的那些话本子写的都是什么啊。

这富家小姐就那么好勾搭,一个一穷二白的穷书生一勾搭就抱得美人归了,还有这话本子里的糟糠妻,穷书生到底有什么好的,既没钱又迂腐,他都把你踹了,你还哭着求着去找他?她们女人就这样没骨气?

杜洛滢给这本话本子起名为,满了三万字之后就放在澄相堂里售卖了,因为不知道这本话本子符不符大梁人的口味,纵使青芜和青柳都极爱看,她还是没让人去印,而是找些人抄了个几百本,因为印话本子的话,起步最少都要印个一千册,她怕赔本,便准备先求稳妥让人眷抄,待日后卖的好了,再让书铺子拿去印个几千册。

意料之中的,这本在京中火了起来,虽然其中还是不乏有一些“定然是妇人之作”,“怎能诋毁文人”等等的声音,但还是没妨碍一箱一箱的银子搬进林国公府,杜洛滢虽然不缺银子,但看着大火,她心里还是成就感满满。

这本受到了京中闺阁小姐们和妇人们的大力追捧,杜洛滢用的笔名是一杆笔,现下京中妇人们都在打听谁是一杆笔,吓得杜洛滢近来都不敢去澄相堂了。

有许多闺阁小姐和妇人们成天的守在澄相堂前,要求书铺子的掌柜说出一杆笔到底是谁,若不是这家澄相堂是她自己的,又挂名在她一个陪房名下,她的马甲估计就守不住了!

就在完结的时候,已经时至六月份了,杜洛滢把每次更新的时间把握的很好,把这本话本子的收益发挥到了最大。

这几个月,杜洛滢已经想开了不少,不过是一个男人罢了,又不是离了男人就不能活,虽说她一头栽进去了,但也不会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搭进去,既然没有结果,还是早早抽身比较好。

她之前想过要不要就这样相敬如冰的过一辈子,但她今年才十八啊,难道她的大好年华就要在这深宅大院里满满耗完?她心里实在是不甘心。

现下她和林沐清已经形同陌路了,再勉强在一起,对她,对林沐清都不公平,虽然林沐清的态度突然冷了下来,但对于他,她还是感激的,是他在她最无助之时拉了她一把,这个恩情,她永远都记得。

而且林沐清对她并无感情,她的出身又不高,还不如和离呢,和离之后林沐清还能娶个合心意的高门贵女,她又凭什么占着林夫人的名头呢?

但在这个时代,女子想要和离何其艰难,杜洛滢也是在写完这本后才下定决心的,女子的一生,并不是为男人而活,而是为自己而活,她这个现代的独立女性,连这点勇气还没有吗?

她今年才十八,后面还有大好青春年华等着她呢,又为什么要勉强自己在林府过下去呢,而且和离,对两人都好,林沐清可以摆脱她娶个合心意的高门贵女,而她也可以归家后过她舒心和乐的小日子,做她想做的事。

杜洛滢心里清楚,若不是杜家真心疼她,她也不会下定决心和离,世人的眼光她可以不在意,但亲人怎么想,她是没办法忽视的,她知道,她爹娘,祖父母可能会不赞同她和离,但她如果真的下定决心了,他们也不会勉强她,而杜家家风又好,没什么乌烟瘴气的气氛,两个嫂子也都是和善人,她和离归家后,日子过的定然不会差了。

不过她虽说下定决心了,但还是犹豫了一个月才把心里的想法对老夫人和老太爷说,二人听罢都极为惊讶,老夫人拉着她的手问因由,杜洛滢当然不可能说实话,她只说他们两人的性子不和,处不到一块去,是以与其勉强过活,不如和离算了。

老夫人因着这事儿,还哭了一场,杜洛滢在一旁看着心酸不已,是她不够懂事,让祖母都那么大年纪了还替她cao心,但若让她勉强与林沐清过下去,她也不愿意。

老夫人和老太爷看她态度坚定,便也没勉强她,老夫人哭了一场后也同意了,她虽然年纪大了,却也看出两人之间的相处不甚对劲,罢了罢了,她看这些日子团团过的也不甚舒心,便也由着她吧。

团团打小就贴心懂事,既她提出来了,便是真的没法勉强过下去了,她这个做祖母的,自然要为团团考虑,团团从小娇宠着长大,和离之后回府住便是了,若是以后能再成亲最好,不想成亲的话,他们杜府也会保团团一生无忧、和乐。

杜洛滢还写了封信让驿站寄去姑苏,她要和离,总要给爹娘说一声的。

待收到远在姑苏城外的父母的回信,杜洛滢终是松了口气,爹娘同意了,她心里会安心不少。

现下已是十一月份了,在京城这个时间都已经入冬了,屋子里早已燃起了炭火,杜洛滢听林石说,大军腊月份就能抵达京城。

这次出征,大梁虽然打了胜仗,但士兵死的死,伤的伤,折进去了一小半的人,林沐清实在是高兴不起来,但一想到腊月份回京就能见到团团了,他的一颗心又热了起来,算起来,他已有半年多没见着团团了。

因着每七日都有信寄过来,林沐清也知道团团这段日子以来忙的事,团团竟然写了话本子,还受到了京中众多人的喜爱,他的团团,总是会给他惊喜。

每每他想念她时,便会摩挲一会放在心口处的荷包,这是团团一针一线给他绣的,有一次打完仗,他发现荷包不见了,不顾大将军的阻拦,他冒着危险去寻了回来,从那次之后,他便问边疆百姓寻了针线,把荷包一针一线的缝在了贴身的衣裳里。

☆、归来

而在京城的杜洛滢,现在正在写和离书,她拿起笔许久都不知该如何